洛陽青銅器分享青銅器的本色和與銹色介紹
1、青銅器的本色
單質(zhì)純銅本色是紫紅色,盡管延展性好,但硬度不夠,顏色也不漂亮,所以古代的銅制品多為銅合金制品。我們通常所說的青銅器就是最典型的銅合金。
青銅器主要由銅、錫、鉛合金而成,其本色是金色的。古代稱之為金或吉金,青銅銘文被稱作“金文”即由此而來。盡管錫、鉛的含量不同,顏色會有差別,但總體上都是金黃色的,有些偏亮,有些偏暗而已。
出土的銅合金制品基本上都呈現(xiàn)出復雜的灰綠色。我看古文獻中,多數(shù)時候將我們今天所說的碧、綠稱之為青。比如《說文解字》解釋說“碧,石之青美者?!薄渡胶=?jīng)?西山經(jīng)》也說“又西百五十里高山,其上多銀,其下多青碧?!?br />
所以,后來的人們將出土的古代銅合金制品統(tǒng)稱為青銅器(用今天的眼光看應該叫“綠銅器”似乎更貼切),將制造和使用銅合金的時代統(tǒng)稱為青銅時代。
本色金黃的青銅器之所以變成了以“紅斑綠銹”為典型特征的綠灰色(實際上的顏色非常復雜),這是由于銅合金在地下或傳世過程中發(fā)生了復雜的化學變化導致的。
2、青銅器的銹色及其成因
青銅器表面復雜的顏色其實都是銹色。我們一般人習慣很簡單地認為,鐵生銹就是鐵被氧化生成了鐵銹(氧化鐵),同樣道理,銅生銹自然就是銅被氧化生成了銅銹(氧化銅)了。這其實大錯特錯。
青銅器表面的銹色成份非常復雜,絕不是銅被氧化這么簡單,也絕非一句簡單的“紅斑綠銹”所能概括。
由于埋藏地下,接觸到的化學成份復雜,青銅合金的化學變化絕不只是氧化反應,還包括酸堿鹽的復雜化學反應。首先是主要成份銅及合金成份錫、鉛的氧化,其次是酸、堿侵蝕發(fā)生的復雜化學反應,形成的多種化合物。
(1)銹色的復合與分層
青銅器表面銹色其實有許多種顏色復合而成,包括黑、紅、綠等主要顏色,也包括復合的雜色。
就幾種主要顏色而言,由于形成的時間不同,表現(xiàn)出來其實是分層的。
第一層是黑色氧化層。黑色是貼身色,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銅(CuO),其次是硫化銅(Cu2S)及氧化亞錫(SnO)三種氧化物。我們看到有些館藏的青銅品器表現(xiàn)出的所謂“黑漆古”,其實就是這三種合金成分養(yǎng)化形成的第一層“包漿”。
青銅器出土就呈現(xiàn)出“黑漆古”的很少,畢竟土壤環(huán)境復雜,不可能只有表面的氧化反應,多數(shù)“黑漆古”是出土后還原到氧化層的結果。有些玩家喜歡清理到貼身的氧化層,以展現(xiàn)其“黑漆古”的美感。下圖分別是氧化銅的化工產(chǎn)品和青銅器的“黑漆古”。
第二層是紅色氧化層。紅色氧化層主要成分是氧化亞銅(Cu2O)和鉛丹(Pb3O4)。有了第一層的氧化銅、硫化銅、氧化亞錫的保護,后面的氧化程度就開始降低,所以就出現(xiàn)了氧化亞銅。鉛的氧化慢,所以鉛丹也出現(xiàn)在第二層。
所謂第二層,也可以理解為第二階段的化學變化。第二層的紅色銹通常稱為“棗皮紅”,也正是所謂“紅斑綠銹”中的紅色。
第三層是化合物銹層,顏色和形式多樣。有綠色結晶銹,有綠色粉狀銹,有所謂“水銀沁”色銹,有斑駁陸離的雜色銹,還有多種雜質(zhì)混合結晶體。為便于表述,下面分別說明。
(2)綠色結晶銹
綠色結晶銹主要是堿式碳酸銅[Cu?(OH)?CO?],碳酸銅[孔雀石CuCO3]、氫氧化銅[石綠Cu(OH)2]、堿式硫酸銅[Cu2(OH)2SO4]等成分。主要原因是雨水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結合形成酸雨,滲入地下,與堿性銅離子化合形成化合物結晶體。
這種綠色結晶銹通常表現(xiàn)為一種硬質(zhì)結晶體,多為橄欖綠色,也有什么孔雀綠、暗綠、淡綠、靛蘭綠等多種綠色。放大鏡下看,有玉石的晶瑩剔透感,而且固著很穩(wěn)固,如果不用化學除銹方法,很難弄下來。把玩或用布擦拭會很快形成“包漿”,出現(xiàn)所謂“綠漆古”的特征。
(3)“水銀沁”銹色是特殊工藝形成
青銅器表面的所謂“水銀沁”,是在制作時表面涂灰錫拋光形成的,灰錫氧化形成二氧化錫(SnO2),呈現(xiàn)出來就是所謂“水銀沁”色。與第一層氧化中的氧化亞錫(SnO)不同,灰錫涂在青銅器表面,會深度氧化,所以就出現(xiàn)了二氧化錫。這種工藝多見于青銅鏡。
(4)泛金銹
青銅器表面呈現(xiàn)出金黃色,這到底是青銅的本色,還是表面的另一種銹色呢?
前面介紹的西周正鼎,應該是青銅本色,因為表面并無銹蝕的跡象。但歷經(jīng)千年而仍然能呈現(xiàn)本色者,恐怕是寥寥無幾。有些青銅器表面也有金黃色,或者多數(shù)是赤金色,且有明顯的銹蝕痕跡,這并非本色,而是一種銅離子銹。
在某種形成電極反應的情形下,青銅自身的銅離子聚集于表面,形成離子層。這種現(xiàn)象,考古界稱為“返金”或者“返銅”。
(5)綠粉銹
綠粉銹主要成份是氯化亞銅(CuCl)、堿式氯化銅[CuCl2·3Cu(OH)2·XH2O]、氧化鉛(PbO)等成份。其特征是綠色粉狀物,結晶疏松,指甲都能刮掉,手摸染色。
綠粉銹俗稱“青銅病”,是青銅器的癌癥,只要生這種銹,青銅器很快就會徹底變成一堆銹粉。綠粉銹還會傳染,絕不能與其他青銅器放在一起。目前一般是用化學方法置換氯離子(碳酸納浸泡),以根除綠粉銹。
一般而言,除了綠粉銹,其他銹色對青銅器并無害處,氧化層和化合物結晶其實都是保護層,比較穩(wěn)定。依據(jù)各自的偏好,喜歡綠色皮子你就保留綠色晶體銹,可玩成“綠漆古”。
喜歡紅色皮子,你可以除掉表面的綠銹,只保留紅色皮子;喜歡“黑漆古”的可繼續(xù)去銹到最后一層黑色皮子。去銹的方法一般都是化學方法,因為結晶銹很難手工除掉。
對青銅器,我也是在嘗試著學習,將所學常識整理一下,供大家參考,以減少大家查閱資料的辛苦。
古玩行業(yè)有幾個東西是不太好玩的,一是字畫,二是漆器,三是青銅器。這幾種東西,如果不懂專業(yè)知識,根本沒法玩。伺候不得法,就會把寶貝給毀壞了。奇怪的是,現(xiàn)在玩字畫的反倒是很多,而且多數(shù)都是文盲級的人在玩,搞不懂怎么回事。